臨高縣博厚鎮道德村,村干部與外人相互勾結,將已經租出的林地“二次出租”從中牟利,毀壞林地幾十余畝。案發后,森林公安迅速破案,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
三亞市育才鎮馬亮村,村民“抱團”成立起林業合作社,建立育苗基地1500畝,帶動750多農戶育苗3600多畝。
這兩幅場景展現的正是我省“十二五”全面深化林業改革征程中的一體兩面——一面是加強保護森林資源和林業生態安全,守護青山綠林;一面是激發林業
營和林業產業發展活力,釋放綠色效益。
護森林資源安全
森林公安實施垂直管理體制改革
冬日海南,各市縣皆是絕佳的生態畫卷,綠色波濤隨山丘田野起伏綿延,蓊郁林海沿道路縈紆盤繞,讓人沉醉于這濃濃的綠意之中。
“綠”的背后,是長期以來的堅定守護。然而,維護森林資源安全、讓林木深深地扎根在山間原野,并非易事。
2014年1月,海南一項關于完善林業治理體系的改革在全國率先邁出步伐——
我省實行省級以下森林公安垂直管理,全省18個市縣森林公安局及其內設派出所整體移交省森林公安局垂直管理,按照“先收回,后理順”的改革思路,直接由省級統籌管理“人、財、物、事”,理順森林公安管理體制,全面整合森林公安管理機構。
“實行垂管后,森林公安被賦予了獨立刑事執法權,能夠獨立辦案,破解難查難管的案件,扭轉之前的辦案審批程序中辦案期限長、成本高的局面?!笔∩止簿志珠L王雄進介紹,垂管改革明確了各級森林公安機關執法關系和辦案權限,結束了我省森林公安機關無獨立辦案權的歷史。
垂直管理改革,讓執法權限獲得獨立,讓案件查處變得高效快速,讓打擊犯罪的步調統一規范,讓森林公安釋放出萬千細流匯成大江大海的巨大打擊能量。
據統計,自垂直管理以來,截至2015年12月,全省各級森林公安機關共受理各類涉林案件2421起,查處2269起。其中共立刑事案件921宗,偵破796宗,抓獲犯罪嫌疑人889人,已移送起訴614人。受理林業行政、治安案件1500起,查處1473起,行政處罰1604人,罰款307.28萬元。
數字見證變化。這一森林公安管理體制改革帶來的改變被國家林業局譽為“海南經驗”,在短短半年時間里,就有湖南、廣東、江蘇等多個兄弟省市、調研組紛至沓來,向我省森林公安垂直管理改革工作“取經”。
保林地紅線安全
林地管理體制改革顯現“強勁力道”
3165萬畝,一分一畝都不能少。
因為這是我省林地保有量的面積,這也是一條必須要守住的紅線。
但前些年,一些市縣存在采取化整為零、調整規劃等方式違規審核審批林地項目、林地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導致非法占用林地和毀林現象時有發生,屢禁不止:
2011年,三亞某公司負責人陳某在大茅隧道雞冠嶺林地改造作業過程中違規作業,擅自擴大改造范圍,非法毀林開墾;并且在未辦理采伐林木手續情況下,陳某擅自砍伐林木,破壞林木面積達上百畝。
……
類似的案件讓林地保有量不斷受到挑戰。這些問題迫切需要通過修改《海南經濟特區林地管理條例》從立法上加以解決,完善林地管理體制勢在必行。
但是,林地管理問題不一而足,要如何改?林地紅線事關生態安全,要如何筑牢?
惟其艱難,更顯勇毅;惟其篤行,彌足珍貴。從2013年開始,修訂《海南經濟特區林地管理條例》和研究林地征占用審核審批權調整等工作列上日程,經充分調研、廣泛征求各方意見、起草《條例》修正案草案、多次討論、征求意見、修改等環節,2014年7月1日,修訂后的《海南經濟特區林地管理條例》正式施行。
《條例》實施后,全省林地資源管理顯現出“強勁力道”。
改革通過調整林地的界定,解決林地范圍之爭;完善征占用林地審核審批制度,將市縣林地審核審批權上收由省林業主管部門統一行使;完善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的編制和變更,加強規劃管理;加大林地保護力度,保護林地生態紅線;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提高違法成本等強化了對林地資源的集中管理,有效杜絕了亂批亂占林地資源行為,全省3165萬畝林地紅線得以筑牢安全保障。
助林農增收致富
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生出“活資產”
“崇山峻嶺,綠金萬兩?!鄙罨謽I體制改革,不僅是要守護好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林,更是要讓靠山農民擺脫生活苦澀,發展林業產業。
如何把豐富的森林資源轉化成農民脫貧致富的優勢?在大念“山海經”中,我省林業因地制宜,推進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實行林權抵押政策,種林戶可以將依法有處理權的林木和部分林地使用權作為抵押物申請借款,調動起林業生產者的積極性。
有了好政策,一時間,山上的“不動資源”變成了“活資產”。
“過去我們不敢投入資金大規模種經濟林果或經濟豐產林,種下后心也不安?!?許多林農感慨地說,由于沒有林權,沒有價值的林果,所有銀行也不敢貸款給他們。而現在有了林權抵押政策,林農敢要貸款,而銀行也敢放貸了,這些都是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帶來的好處。
林業資源如今“用得活”,林農和林企都交口稱贊。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全省有18091戶農民用林權證抵押貸款10.8億元,抵押林地面積44萬畝,有效緩解了林農發展林果資金短缺問題。
“用得活”還要“保障好”。為提高林業生產經營者抵御自然災害風險和應對重特大意外事故的能力,不斷完善林業保護體系,為促進農民增收提供支持,我省還啟動了政策性森林保險工作,通過政府補貼部分資金,為山上的森林鎖上“保險鎖”。幾年的時間里,全省共完成投保面積1108.7萬畝。
通過不斷推進的林權制度配套改革,我省林業產業發展潛力被激發出來,目前全省建設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組織有848家,其中省級示范社43家,集體林業經營體制機制同樣變“活了”!
五年來,我省林業主動適應新常態,全面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扎實推進各項林業改革,在實現資源增長、生態良好、林區和諧、農民增收、產業發展目標道路上邁出堅定鏗鏘的步伐。
五年來,我省林業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林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和完善,二、三產業比例逐漸增大,林業產值以年平均7.6%以上的速度增長,2015年全省林業總產值約500億元。
五年來,我省林業領域發生的變化不僅牽引時下發展,指南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更為我省未來林業建設發展積聚起無限的動力。
興林富民,綠滿山川。深化改革帶來生態美,生態美帶來產業興!
推薦閱讀:
科學種植就能綠富雙贏
安徽黃山:徽州區: 農民林下“掘金”2億元
江西全南:推動芳香花木產業發展
山東德州:林業局多舉措促進2016年全市經濟林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