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濟南玩家豪擲幾十萬買多肉 有商家4個月凈賺十萬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3-25  

      多肉植物火熱的市場背后,不僅有拿它養眼的普通市民,還有為“肉”一擲千金的狂熱愛好者,人稱“肉毒粉”。那些借著多肉植物暢銷東風的賣家們,也紛紛淘到了一大桶金,像從韓國海淘多肉的劉洪濱,四個月的時間就凈賺了十萬元。

      花大錢的終極目標是新品種以他命名

      “看到品種好的就想買過來,自己再雜交培育新品種。”玩家“大惡魔在身邊”是日本一家多肉拍賣網站上的常客,本身就很土豪的他,“拍多肉時才發現,有錢人真多,一株價值5000元左右的多肉,拍到了8000元都有人要。”

      “大惡魔”是從去年11月份開始,加入“肉毒粉”行列中的。所謂“肉毒粉”,其實就是那些深深中了多肉植物的“毒”,資深多肉植物愛好者。為精心培育多肉,“大惡魔”還專門置辦了一間花房,配備了溫度、濕度控制器和補光燈。

      “濟南的冬天晴天比較少,為了讓多肉長得好,現在都盼著陽光。”而他的終極目標則是雜交培育出來新品種,以他的名字命名。曾種過兩個月景天科多肉的他,因為多肉長得太快,考慮到多了以后,價格下跌不保值,于是便改玩十二卷屬多肉。

      “十二卷屬每年國外都會雜交出新品種,命名后推到中國。因為生長周期長,數量又少,目前來看還比較保值。”“大惡魔”說,不少十二卷屬品種短則三五年、長至七八年才能成株,因此不少稀有品種可能出價幾萬塊都不一定買到。

      “要培育新品種就得用成株,不然等它們慢慢長大我都老了。”“大惡魔”笑著說,他曾在沈陽一位賣家那里,看到稀有的帶錦十二卷,便花了34萬元買了34株,專門打飛的前去取貨。

      在“肉毒粉”們的眼中,多肉植物的年齡和稀有程度,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因素。而現受熱捧的高端十二卷屬多肉,因為母本基數少,生長周期慢,賣一棵少一棵,不少優品的價格動輒上萬。

      和韓國人結盟賺錢,打算做海淘總代理

      劉洪濱是山東中醫藥大學09級的學生,上學期間曾在長清大學城商業街擺過攤,租過兩間格子鋪。而進入多肉行業賺“快錢”,還是源于一個偶然機會。“2014年夏天,一起租房子的室友買了盆多肉,看著很好看他也買了幾盆,到后來越買越多……”

      加入一個多肉交流群的劉洪濱,不時會注意群消息。就在2015年夏天,他看到一位韓國人在群里發廣告,“夏季天氣溫高容易黑腐化水,急需出售一批多肉。”看到價格合適的他,用租格子鋪攢下的錢,及時出手購下一批多肉。

      “從2015年7月份開始賣,要什么就讓他從韓國發什么,等賣出成本后再給他錢。”從此,劉洪濱與這位韓國人結成了盟友,做起了多肉海淘生意。“三天就能到貨。運輸折損不多,有損壞也能低價賣出。”

      劉洪濱在貼吧、QQ空間或多肉交流群里,不時發上些美美的萌肉照片,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購買,尤其是20歲到35歲之間的年輕人。“韓國的氣候比國內更適宜多肉的成長,同等價位的韓國多肉,比國內的色澤更漂亮、長勢更飽滿,價格也高。”

      劉洪濱連續賣了四個月,盡管沒仔細統計過銷量,但算下來賺了十萬元。不過,隨著多肉價格回落,他并不打算把這當作一項長久的生意。

      “這活干不長,多肉大棚現在越來越多了,而且多肉繁殖能力很強。”劉洪濱說,新品種剛出來時價格特別昂貴,但不久就一落千丈,利潤空間也就隨之壓縮。“像血兔,去年一株8cm的能賣到2000多元人民幣,現在從韓國那邊進口過來的一株也就95元。”

      目前,劉洪濱打算做進口韓國多肉的總代理,組建一個“海淘”團隊,他負責聯系韓國那邊,然后批發賺取差價。

      推薦閱讀:

      山西榆社:探索林業產業扶貧新路子

      陜西商洛:云蓋寺鎮科管經濟林4000畝

      河南南陽:苗木花卉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十三五”時期林下經濟將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法寶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