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山東定陶:由點到面植苗木 脫貧致富有新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13  

      定陶縣有才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位于冉堌鎮王堂村,成立于 2010年1月22日,現發展合作社成員300余名,帶動周邊縣區、鄉鎮近千戶農民從事綠化苗木生產。合作社主要組織社員從事綠化苗木的種植、收購和銷售,目前,已發展苗木種植面積3000余畝,年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

      在冉堌鎮黨委、政府的積極引導下,該合作社主動參與脫貧攻堅工作,采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吸收貧困戶為社員,并為他們提供綠化苗木種植、銷售等免費技術培訓,同時給予收購價比市場價高出5%的優惠政策。王堂村貧困戶王洪坤夫婦常年有病,兩個孫子又在上學,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在合作社的帶動和幫助下,他的兒子王連銀決心發展苗木種植,2014年承包20畝土地種植國槐、海棠、女貞等綠化苗木,當年收入達20余萬元;2015年,他繼續擴大規模,又流轉土地300余畝,全部栽植綠化苗木,年收入達350萬元,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

      為進一步幫助本村貧困戶脫貧致富,合作社聯合王堂村黨支部,充分利用該村街道兩旁、房前屋后、路邊空地、閑置宅基地、廢棄坑塘等邊角資源,采取由村集體統一提供綠化樹苗,貧困戶優先承包負責栽植管理,收益后村集體、承包人按三七比例分成的方式,既增加村集體收入,又增加貧困戶收入。合作社吸收承包戶為社員,免費提供技術培訓,統一收購種植苗木,解除承包戶后顧之憂。去年以來,該村共栽植綠化苗木22000余棵,紅葉石楠幼苗50000余棵。預計4年后,村集體收入可達60余萬元,承包戶累計收入達140余萬元,每戶貧困戶年均可增收6000-8000元。

      在合作社的幫扶帶動下,截至目前,62戶貧困社員已實現了脫貧,合作社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推薦閱讀:

      山東淄博:種“搖錢樹” 走“致富路”

      云南祥云:“十二五”祥云縣花卉產業穩步發展

      云南大理:食用與藥用花卉成群眾增收致富新興產業

      湖北孝昌:拓展網絡銷售渠道 助農民種植苗木花卉增收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