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亳州市以發展鄉村旅游為抓手,以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為目標,深入實施鄉村旅游產業扶貧工程,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914人通過鄉村旅游發展實現了增收脫貧。
為切實做好鄉村旅游產業扶貧工作,亳州市制定下發相關文件,支持宜游貧困地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明確2017年全市完成5個旅游產業扶貧示范村、10個旅游產業扶貧示范基地和41個農家小院、45個觀光或采摘園、41家旅游合作社,帶動不少于500戶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和參與發展農家樂、鄉村民宿、農家采摘、特色產品加工銷售等相關旅游產業實現增收脫貧。
亳州市修訂完善了全市文化旅游事后獎補和借轉補資金使用辦法,明確了市文化旅游事后獎補資金按不低于40%的比例投入鄉村旅游產業扶貧,重點支持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和鄉村旅游扶貧重點項目建設,大力推動鄉村民宿發展,十河大周世外桃園、潤耕天下民宿基地已初步建成,十八里齊莊生態園民宿基地正在積極推進。5月18日,組織召開了鄉村旅游扶貧銀企對接會,現場達成5個合作意向。2016年以來,全市已爭取國家、省旅游扶貧資金775.75萬元,重點扶持譙城區晨光村等15個國家級旅游扶貧重點村旅游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
根據各地實際,亳州市有針對性地選擇扶貧載體,形成了“生態+文化”“觀光+農家”“農莊+游購”“農家樂+娛樂”等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推出了“一路花香”和“快樂采摘”等7條鄉村旅游線路。開展亳州鄉村生態游活動,共輸送23475名游客到鄉村旅游點旅游,帶動當地農民增收294萬元。
發揮地方特色優勢,引導貧困地區群眾通過種植中藥材、果蔬花卉等發展鄉村旅游脫貧致富,晨光村桑葚基地、黃莊村莓香灣、曹店村印象江南、位李村菊花園等一批鄉村旅游扶貧示范項目成效初現。占地13.6萬畝、投資20億元的“亳藥花海休閑觀光大世界”作為2017全國優選旅游項目、全市旅游產業扶貧龍頭項目,僅“五一”小長假就接待游客50多萬名,有效帶動了貧困村、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亳州市還深入開展鄉村旅游“八個一”工程建設,改善鄉村交通通達條件,優化路網和公共交通,幫助重點鄉村建設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農家樂和旅游標識標牌等旅游配套設施。深入推進“旅游廁所革命”,出臺亳州市旅游廁所獎補辦法,2017年52個旅游廁所建設順利推進。1—6月全市新建鄉村旅游停車場12個,新增停車位1200個,建成10個鄉村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增加86處鄉村旅游交通指示牌和形象宣傳牌,建設3處觀景臺,增加多條木質游步道,全市鄉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四川省45個深貧縣青山綠水演脫貧新戲
安徽阜陽:花卉產業添彩
河北柏鄉:油用牡丹成富民大產業
四川涼山:“1+X”林業生態產業模式成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