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寧波北侖:“黨建+”助花農致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9-27  

      一周一次的“偉國花田會”、一月一次的“花農交流會”、一季一次的“花木培訓會”……在北侖柴橋紫石社區,依托花木經紀人協會黨支部建立的“311”花會,持續為花農提供花木種植、病蟲防治等服務,已累計開課20期,培訓1200余人次。

      柴橋有“杜鵑花之鄉”美譽,轄區內花木種植面積有兩萬多畝,特別是紫石片區,幾乎家家戶戶種花。但過去花農常常面臨生產經營分散、市場信息閉塞、銷售渠道不暢等問題。對此,紫石花木經紀人協會黨支部“對癥下藥”,以“大課堂”+“遠教課堂”為平臺提升花農種植水平,以課堂月月有、田頭常指導的形式,定期請農技專家進行指導。

      近年來,柴橋街道先后成立了柴橋花木協會、紫石花木經紀人協會、瑞巖花韻俱樂部等社會組織,并先后在各類花木組織中建起了黨支部,為轄區花農提供銷售、技術、信息、幫扶等全方位服務。據悉,這些專業社會組織每年服務約1.5萬人次,服務覆蓋柴橋34個村及北侖區東部花木種植區,服務輻射約3萬農戶。

      鄭春陽是柴橋一名花木種植大戶,通過土地承包,他的花木農田規模已經有800余畝。作為一名黨員,鄭春陽不僅用心經營自己的農田,還憑借自身多年的花木種植經驗為其他花農提供幫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在花木種植環節幫著解難題,在營銷環節幫著搭平臺,農忙時節搭把手,稍有閑暇,還不忘琢磨市場走向,搜集信息,好讓花農們踩準點獲得收益。”柴橋街道基層組織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組織有一技之長的黨員,把作用發揮在田間地頭。這幾年,通過在綠色產業中植入紅色黨建元素,柴橋花木產業保持著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花農的致富路越走越寬。

      亳州:上半年914人通過鄉村旅游實現脫貧

      四川省45個深貧縣青山綠水演脫貧新戲

      安徽阜陽:花卉產業添彩

      河北柏鄉:油用牡丹成富民大產業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