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安徽青陽:小盆景美了村莊富了村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9-27  

      9月13日,青陽縣丁橋鎮楊西沖美麗鄉村建設點,金秋的陽光暖暖地照進村莊的每個角落,在緩緩流淌的小河水面上灑下點點金光。村口、路邊,甚至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擺放著一盆盆老干虬枝的盆景,呈現出勃勃生機。廣場上,歡快的音樂唱響了“盆景村”里的好日子,十幾位村民踩著節奏跳起了廣場舞。

      楊西沖美麗鄉村建設點是丁橋鎮天屏行政村區域內的三個自然村,也是2017年的省級美麗鄉村建設點,共130戶,567口人,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村里大多村民都姓甘,據族譜上記載,甘姓于清乾隆年間遷到這里,祖上出過七八位名人,村口至今還擺有甘姓舉人、恩貢和貢士的旗桿夾和旗鼓。為了挖掘楊西沖的文化底蘊,綻放原生態魅力,丁橋鎮在實施楊西沖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盡力保護和利用好村里原始的東西。丁橋鎮武裝部長兼美麗辦主任蘇毅指著廣場邊的石桌石凳介紹說,在建造景觀廣場的時候,他們就地取材,利用山上的木材建造亭閣,從天屏山水庫旁取來形態各異的石頭擺放在村里的各個休閑場所,這樣既可以節約成本,又保證了古村落的原汁原味。美麗鄉村建設得到村民的擁戶和支持,村里還成立了美麗鄉村理事會,天屏村小學原校長甘家丁就是理事會成員之一。據他介紹,楊西沖美麗鄉村建設點于今年3月份正式啟動,除村落衛生清理和改廁等基本動作外,還有一條800米的穿村小河也已清淤完成,河上新修了2座小橋,方便村民出行。這天上午,69歲的村民吳桂花剛跳完廣場舞,正帶著小孫子在村口新建的小亭子里與村民聊天,她高興地說:“以前大家都在門口小院里跳,場地太小,人一多手腳伸展不開,現在可好了,村里特意為我們修建了一個500余平方米的廣場,搭建了舞臺,我們專門成立了廣場舞隊,還準備參加縣里、市里的比賽呢!”

      美麗鄉村不僅要環境美、鄉風美,更要產業富。楊西沖村依山傍水,環境優美,除了水稻和部分菜地外,周邊的田地、山野及每個角落都栽種著一棵棵盆景苗木,盆景種植也是該村村民的主要收入。目前,全村盆景種植面積500余畝,每戶年產值最高達5萬元。美麗鄉村建設伊始,怎樣將盆景產業融入這個原生態的古村落,讓美麗鄉村建設推動盆景產業更上一層樓?鎮村干部和美麗鄉村理事會成員學習外地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最終決定在村口建設一條50米長盆景展示臺,村里的路邊和家家戶戶門口也搭建各類展示臺,由村里統一購買紫砂盆,村民半價購盆栽種自家盆景,擺放在展示臺上,既可美化村里環境,展示本村特色風貌,也可供外來買盆景的客戶和游客挑選。村民甘自利家有50余畝盆景基地,這天上午他正在修整著自家最好的幾個盆景,決定利用這個好機會,把家里的盆景擺上“舞臺”,給自己家的盆景園做個“廣告”。甘自利是天屏村齊山組組長,他由衷地告訴記者,村里以前信息閉塞,好多好東西外面不知道,更別提賣出去了。現在村里的環境好了,自駕游的客人經常到這里來,盆景展示臺不但成了村子里的一景,更是村里發展盆景產業的形象展示臺。下一步,他想通過微信等網絡信息平臺,將村里的盆景展示臺搬到網絡上,讓更多的人了解楊西沖,了解楊西沖盆景基地,讓小小的盆景成為鄉親們的致富產業。

      山西:林業推進脫貧攻堅工程實現林業效益最大化

      內蒙古:綠色產業帶來生態經濟雙收

      遼寧:土地流轉“轉”出咱的好日子

      陜西西寧:花海旅游 日子更紅火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