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江蘇沭陽:花木電商成精準扶貧“主力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16  

      江蘇沭陽曾經是蘇北最窮的縣,歷經二十余年的發展,如今已實現華麗蝶變。

      “十二五”期間,沭陽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7986元增長至12940元,實現了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32.7萬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這其中,僅花木產業一項就帶動脫貧4.1萬人。

      昔日的貧困戶成為今天的小老板

      回頭看沭陽縣攻堅脫貧奔小康的富民軌跡,花木電商扶貧的作用不可小覷,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政府責任是當好電商扶貧的“店小二”

      早在2000年,互聯網還沒有被廣泛進行商業應用之時,沭陽縣就出現了電商的雛形,新河鎮的陳保久就是其中之一。他最先和幾戶花農利用百度貼吧、論壇等推銷自己種植的花木,“說實話,當時網上賣花木不被人接受,其實就是網上推銷自己的名片,有需要,還是要現場看貨再定,當時在網上也賣不了幾個錢。”后來隨著網絡的普及,新河鎮、顏集鎮等幾個有電商苗頭地方,當地政府敏銳地抓住時機,全面推進網絡創業工程,開始有意識地打造電商致富渠道。

      “我們主要的使命就是做個忠實的、有遠見的‘店小二’,通過不斷變換服務思維、創新服務舉措,為廣大低收入戶和創業者做好服務。”沭陽縣扶貧辦主任周銘敏說。

      2007年,沭陽縣在新河和顏集等花木產區鄉鎮率先實施“寬帶村村通”工程,利用淘寶、天貓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同時開展線上營銷,隨后在該縣各鄉鎮大力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電商奠基鋪路。接著,成立縣鄉兩級網絡創業領導小組,網絡創業發展規劃、電商發展優惠政策、電商扶貧計劃、電商誠信保障制度等扶持電商發展的政策陸續出臺,項目注冊、證照辦理、寬帶安裝等綠色通道相繼開通。在政府的有力支撐和引導下,沭陽縣逐步形成了以電子商務、木材加工、紡織服裝、機械制造四大支柱產業,和花卉苗木這一特色產業為龍頭的“四加一”線上銷售網絡。

      為加快電商扶貧步伐,該縣每年還撥出1500萬元用于扶持網絡創業。開展電商“周周訓”,先后培訓近千人。免費培訓、免費倉儲、貸款貼息、典型獎勵、優先就業等優惠政策全部向低收入群體傾斜,電商的“低門檻、低風險、高效益”特點為低收入群體提供了廣闊的創業空間。

      企業也需要在“強企、富農”之間尋找契合點

      位于沭陽縣耿圩鎮的蘇臺花木產業示范園,擁有蘇太園藝、太合園林、易花電商3家子公司,業務范圍涵蓋植物研發、生產、銷售等多個領域,是目前蘇北地區最大的花卉生產企業,這樣一家大型企業,也一直沒有忘了扶持低收入農戶脫貧的社會責任。

      “我們以‘企業+基地+農戶’合作經營的方式,免費為低收入家庭提供電商培訓、工作崗位等。”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企業本來就應該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何況政府還有激勵政策,‘強企、富農’兩不誤,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該公司利用強大的平臺優勢,從農戶手中流轉1060畝土地,提供技術、資金、幼苗,并與村民簽訂產品回收協議,風險由企業承擔,讓農戶“旱澇保收”,同時還吸納低收入人員及閑散勞動力等200余人務工,年人均增加工資性收入3萬余元。

      該公司建立“花鄉智匯眾創空間”提供免費培訓服務,已成功孵化電商團隊20個,建成“易花商城”等獨立B2C網站3個,運作網店200余家;平均每家店鋪又通過客服、配貨、包裝等環節帶動農戶就業30余人。 “雪球”滾得越大,農戶受惠越多。

      “強企”與“富農”同頻共振,政府與企業聯手扶貧。目前,耿圩鎮電商扶貧產業園已入駐電商22家。其中,日均發貨4000單、銷售額達10萬元的奧潤電商,正常用工約80人,來自低收入戶的工人有20余人。

      低收入農戶借政企平臺找到脫貧致富路

      “曾經做夢都想著脫貧,現在回頭一看,卻在無意間就邁過了這道坎。是電商將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電商創業店主唐曼秋說,20多歲的她,先是家中失火,奪走了父親的生命,后因經濟困難,她退學回家和母親一起打工。在堰下村黨支部書記的擔保下,她從銀行貸款1萬元在家創辦了網店,不到一年時間,營業額就達300余萬元,她店內的特色產品銷量一度高居農村淘寶網第一的位置。

      與唐曼秋一樣成功的還有小時候不幸遭遇車禍、只能一手操作電腦的李敏。她通過電商免費培訓,擁有了自己的網店,主要經營百合、風信子、綠蘿等花卉綠植,日銷售額經常達數千元。2016年,她還應邀參加了某國際電商論壇。

      而在錢集鎮,返鄉創業的王慶敏則通過網絡巧妙地把農村的稻草推銷到了世界各地,年銷售額超千萬元, 帶動65名村民就業,其中,來自低收入戶的工人有22人,人均月工資3000元以上。類似的成功案例在江蘇沭陽縣不勝枚舉。

      據淘寶網的統計數據,淘寶網上有近3萬家網店、40%的花木交易來自江蘇沭陽縣。今年上半年,全縣快遞發貨量達5506.9萬件,同比增長55.36%,平均每秒有3.52件快遞從沭陽縣發往全國和世界各地。

      近年來,江蘇沭陽縣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農村工作決策部署,以構建具有沭陽特色的農業產業體系為統領,加大電商扶貧力度,有效帶動了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十三五”新一輪扶貧開發,全縣6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23.1萬人,今年將脫貧6.2萬人,其中花木產業將帶動脫貧1.1萬人。“十三五”新一輪扶貧開發,該縣6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23.1萬人,今年將脫貧6.2萬人,其中花木產業將帶動脫貧1.1萬人。

       

      湖南岳陽:發展林業經濟 助力精準扶貧

      四川綿陽:生態旅游扶貧 美景變“錢景”

      河南鄢陵:“花鄉”花木盛 養老產業興

      沭陽花木“觸電上網” 富了農民 活了經濟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