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東北地區經濟林建設和林下經濟開發利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16  

      東北林區是我國著名國有林區,建國后生產木材超過10多億立方米,約占全國商品材總產量的二分之一。長期過度采伐造成資源枯竭、生態環境破壞。2017年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東北林區面臨保護生態和改善民生“雙重”問題。

      “木材經濟”時代后“非木質林產品”成為新的選擇。經濟林產業以商品林經營為主,包括榛子、仁用杏、果用紅松、核桃楸、野葡萄、藍莓、藍靛果、刺龍芽、刺五加等。林下經濟產業依托于生態林林下的產品,包括林下參、五味子、黑木耳等。

      東北發展經濟林與林下經濟產業具有物種資源豐富和優良的生態環境等優勢。但在發展林下經濟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經濟過度的依賴于現有資源,二是資源沒有充分的開發利用,三是產業發展生態化的內涵和意義不強。森林是陸地最大的生態系統,經濟林算森林的一種,因此森林具備生態效益,但一些生態問題卻被長期忽視,比如: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一系列生態問題缺乏關注。在經濟林生態經營安全問題上面臨著水土流失、環境污染、品質下降與品質安全隱患等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源,主要是來自粗暴式的經營方式,表現為兩個方面,一個是過度的干擾生態系統,另一個是過量的攝入化學物質,以上問題對生態系統絕對是破壞性的打擊。

      解決這些問題,重點圍繞探索制度建設、爭取扶持政策開展,主要包括立法的相關研究、林下經濟發展規劃、林藥林菌發展實施方案、林下經濟相關標準探索和扶持政策的爭取。把森林可持續經營作為發展林下經濟的前置條件,把維護生態安全穩定作為發展林下經濟的基礎,在林下經濟的發展規劃布局上作出安排,實現森林產品的價值增長,優化林下經濟的模式選擇。

       

      貴州關嶺縣:發展林下經濟助農脫貧增收

      江蘇沭陽:花木電商成精準扶貧“主力軍”

      湖南岳陽:發展林業經濟 助力精準扶貧

      四川綿陽:生態旅游扶貧 美景變“錢景”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