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南平松溪發展林下經濟帶動1.2萬農民就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05  

      位于閩浙贛交界處的南平市松溪縣,是福建省的省級生態縣,山清水秀,森林資源豐富。近年來,松溪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致力讓百姓“不砍樹,也致富”。

      目前,松溪縣的林下種植包括鐵皮石斛等產品,林下種植面積達到18.9萬畝。參與林下經濟發展的農民的年收入增加3-5萬元/戶。不僅如此,松溪縣還將這些林下種植的產品進行深加工,將極大帶動松溪縣的經濟發展。

      生態林里種植石斛每戶農戶年增收3-5萬元

      松溪縣境內的湛盧山上,共種植了600多畝、十二個品種的石斛,這也是松溪縣發展林下經濟的項目之一。東南快報記者沿著碎石鋪就的崎嶇山路,一路顛簸來到了山頂。在蔥蔥郁郁的樹林里,許多樹木表面附著著白色的袋子顯得格外醒目。這些白色袋子幫助石斛更好地適應樹林的生長環境。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種植,現在不少石斛都已經萌了芽。據這片基地的負責人黃光鋒說,“這些石斛大多是從云南、貴州一帶移植來的野生石斛,因為石斛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所以選擇了海拔1200多米且濕度較大的松溪湛盧山頂,而且目前松溪正在發展林下經濟,基地采用的正是生態林業專業合作社的生產模式。”據了解,這種模式就是“合作社+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讓農戶入股,目前這個項目已經帶動了123戶農戶參與,每戶農戶的年收入增加了3-5萬元。今年43歲的李寧仔就是其中一位,“過去我從事的是一些竹筍種植、錐栗種植的農活,一年的收入不過2萬元左右。如今,我將自家的一些林地租給合作社,還和妻子一起參與到合作社種植鐵皮石斛30多畝,年收入已達到8萬元左右。”據了解,目前松溪縣林下經濟發展總面積42.2萬畝,其中,林下種植達到18.9萬畝,相關產品采集加工22萬畝,景觀利用1.2萬畝,林下養殖1581畝,帶動農民就業1.2萬人。此外,據松溪縣副縣長何立平介紹,松溪縣的森林覆蓋率達到75%,以前發展傳統林業經濟時,一年要砍掉8萬立方米的樹木,如今發展林下經濟后,樹木砍伐量大大降低,且經濟增長速度也比以前增加不少,一直維持在12%的增長速度。石斛酒石斛茶……產品深加工還將引入電商平臺“目前我們也逐步開始將石斛加工成石斛酒、石斛粉、石斛茶、保健品等系列產品”,黃光鋒說,除了發展林下種植外,他們還對林下采集的產品進行深加工。以前石斛大多銷往醫院,做藥材使用,黃光鋒打算通過深加工來拓寬石斛的銷售渠道。“深加工的產品可通過全國的代理銷售到市場上,未來還打算結合線上電商平臺”,黃光鋒說。何立平說,發展林下經濟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而發展產品深加工則更有利于增加松溪縣的財政收入。

      據了解,目前松溪產品采集加工的面積達到22萬畝,除了鐵皮石斛外,目前松溪縣發展較好的產品深加工還有竹筍類產品,竹筍采集及加工業輻射全縣11萬農民。

      推薦閱讀:

      八十九團苗木繁育新技術助農增收

      通化縣:綠化苗木變身搖錢樹

      玉山縣:苗木產業助農增收

      樺南縣:大榛子產業實現農民增收與生態建設雙贏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