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還是原先那塊地,但由于種上了彩色苗木,和原先種綠色苗木相比,這收益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7月6日,在開原市馬家寨鎮鵬達苗圃,主人李曉東領著記者參觀,“你看這株普林斯頓黃金楓,一個小芽芽就能賣30元,一個接穗能賣60元,這一株賣下來頂得上過去種綠色苗木一車的收益。 ”
開原市自古就有培育苗木的傳統,其中最出名的是靠山鎮的苗木。然而,隨著國內其他地區苗木業的快速興起,市場上綠色苗木的供應持續增長,盡管開原產的苗木品質優良,但也賣不上好價錢,苗農收益節節下滑。
“那些年,市場越來越不景氣,就是個賠。 ”已經從事苗木培育17年的李曉東如今仍不愿回想當時的情形。
面對發展瓶頸,開原市政府經過深入的調研分析,主動調整種植結構,以彩代綠,引導苗農種植彩色苗木。隨后,開原市先后引進推廣了金葉榆、金葉復葉槭、紅葉李等彩色新樹種,并積極推廣設施農業技術,應用日光溫室大棚、大冷棚、中拱棚等工藝,大力發展彩色種苗種植。
“2011年,剛開始試種新品種時,心里沒底,不敢多種,只種了一畝的金葉水臘,沒想到就這一畝金葉水臘救了我,當年收入22萬元。 ”和李曉東一樣,開原市的許多苗木種植戶從此認清了一個道理,“搞苗木,品種是第一重要。”
為適應市場需求,開原市委、市政府接連從全國各地引進了100多個彩色苗木新品種,新品種引進來后,市里又出資建起了種苗繁育生產中心,開展苗木的組培和研發,進一步提升苗木的檔次。為進一步開拓市場,開原市集中培訓了3000多名苗木經紀人,并先后舉辦了兩屆“中國(開原)首屆花木博覽會”。
目前,開原市的彩色苗木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7.5萬畝,產品遠銷到新疆、上海、北京、江蘇等全國20多個省區市,年產值超過30億元,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
嘗到甜頭的李曉東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先后投入100多萬元建起了20個苗木大棚,每年的收入就有100多萬元,固定在他苗圃里打工的有50多人。
隨著開原市彩色苗木的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開原市也先后被中國林業產業協會授予 “中國彩色苗木產業第一縣”,被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和中國經濟林協會評為 “中國林業產業突出貢獻獎”,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一縣一業”示范縣。
前不久,開原市“金葉榆、金葉復葉槭彩色新樹種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項目”被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評為2013-2014年度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 。
推薦閱讀:
道縣:拉長林業產業鏈條促增收
圍場縣四道溝鄉永合義村發展盆景人參助農增收
阿榮旗霍爾奇鎮特色產業拓寬強農富民路
寧夏:銀川興慶區一枝花撐起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