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新疆尉犁縣:大棚菊花將成農民的致富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7-24  

      7月20日,筆者走進尉犁縣團結鄉東海子村大棚,被眼前一盆盆含苞待放的菊花所吸引,足足有2萬余盆花。

      “這些菊花都是我從河南開封市農科院菊花基地引進的,有大力菊、小力菊、球菊、莧菊等100多個品種,除了沒有藍色之外,其他顏色都有。”大棚戶王慶奎一邊給菊花噴水一邊高興地說。

      據了解,王慶奎種植的這些菊花既能觀賞也能食用。據王慶奎介紹,去年12月,他引進1萬5千多棵菊花開始種植,由于菊花品種都是從內地引進的,對溫度、水質等要求較高,剛開始溫度控制不好,澆水方面也沒有注意細節,最后成活的只有3000多棵。

      “當時挺心疼,也挺受打擊的,后來經過四次實驗、倒苗、溫度控制等,終于成功了。現在,大棚菊花的適宜溫度控制在35°C以下就可以,太陽光強的時候搭遮陽布,光照弱時撤掉遮陽布,目前成活率達95%以上。”王慶奎說。

      為了提高菊花種植技術,王慶奎還請了開封市特級菊藝師熊小強來進行指導,并于今年6月成立了豐義花卉基地。除了菊花之外,還種植了月季、牡丹、長壽花等花卉。

      熊小強告訴筆者,大棚種植菊花更容易控制花期,并且花期時間長,開出的花球徑也比較大,最大的可達30公分。這些菊花既可觀賞又可食用,大菊花可以拌涼菜、包餃子,小菊花可以泡茶喝,有養生功效。

      今年,王慶奎家種了8個大棚的菊花,預計9月份上市,每盆賣價在20元以上,每個大棚能掙40萬元,收入比種植蔬菜高出50%。作為大棚菊花種植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王慶奎還解決了部分閑散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這些村民到王慶奎的大棚里進行噴灑、裁剪、移栽作業,每人每天有120元的收入。

      王慶奎說,若今年行情好,會繼續擴大規模,打造生態農家樂、菊花宴、旅游觀賞為一體的特色品牌,并成立花卉種植合作社,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推薦閱讀:

      瓶“裝”大自然筑夢微景觀運營半年收入超50萬

      打理的陽臺園藝 兩個大學生試做新型農民

      袁占珍:花卉大棚她的另一個致富寶貝

      知識花農賴本智:讓蘭花王國綻放異彩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