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500羽‘山地雞’出欄。”8月初,石城縣木蘭鄉東坑村貧困戶謝伙生賣出一伙“山地雞”,握著厚厚一沓錢,高興地對記者說。東坑村山多水好,生態環境優美,當地政府因勢利導貧困戶發展林下經濟,養殖“山地雞”8000羽,年收入10多萬元。
東坑村的“山地雞”僅僅是該縣發展林下經濟帶動貧困戶致富的個例。今年以來,石城縣結合精準扶貧工程,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態山林優勢,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林下經濟產業。通過資金扶持、技術服務、信息引導等方式,引導農民在林下種植油茶、樹苗、中草藥、菌類、蔬菜等;利用高田、豐山、大由、橫江等鄉鎮豐富的飼草飼料資源,發展林下養殖肉牛、山羊、肉兔、山地雞、灰鵝、野豬、竹鼠等;發揮小松、琴江、珠坑、龍崗等鄉鎮交通便捷的對比優勢,栽植春蜜橘、楊梅、蜜桃、金銀花、太子參,養殖孔雀、豪豬、大王蛇等特色動植物,形成立體種養新模式。
同時,該縣引進種養龍頭企業,組建專業合作社,實行“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形式,以基地示范作用,重點帶動貧困戶發展林下經濟,幫助貧困戶實現節約資源、增收致富。琴江鎮松湖林業化工有限公司,在4000畝濕地松原料林下栽植春蜜橘、楊梅、蜜桃200余畝,年收入近20 萬元。
目前,該縣林下種植面積達1萬畝,新增金銀花200畝、太子參50畝、年產值近1億元;發展林下養殖野生動物7 萬頭(只、羽、條),新增孔雀4000羽、豪豬100頭、大王蛇1000條,年產值達8千萬元,帶動2000貧困戶戶均增收1200余元。
推薦閱讀:
酉陽:三大特色效益林業綻放脫貧之花
山西省偏關縣致力建設生態文明 造林實現增收致富
榕江縣大力發展綠化苗木種植 吸引農民工返鄉就業
忻州市:干石山造林 干果林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