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寬城創新林下經濟模式 拓展興林富民新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11  

      近年來,寬城滿族自治縣緊緊抓住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機遇,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優勢,創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有機綠色林下經濟,形成了以林藥、林禽、林畜、林苗、林特為主要模式,以生態旅游為補充,以林業合作社為支撐的林下經濟發展格局。目前,全縣林下經濟面積達16.2萬畝,年產值2.804億元,帶動農戶2萬余戶,年均增收達0.5萬元以上,實現了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互興雙贏。

      制定政策,強化宣傳,筑牢產業發展根基。該縣率先完成了林權主體改革,完成137萬畝集體林明晰產權工作,在此基礎上,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扶持、統籌規劃、突出特色”的原則,鼓勵引導農民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一是建立組織,科學規劃。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林下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科學制定了林下經濟發展規劃。二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標語、印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加強對林下種植、養殖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等方面的宣傳。三是明確責任,全力推進??h委、縣政府把林下經濟發展列入年度工作重點,對完成年度目標且排序在前3名的鄉鎮,給予經濟獎勵。

      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構建多業并舉格局。目前,全縣已形成了林藥、林禽、林畜、林特、林苗、林游等多種林下經濟發展模式。一是林藥模式。在未郁閉的林地內種植較耐陰的黃芩、芍藥、油子牡丹等中藥材,目前種植面積達1.8萬畝,產值1000萬元。二是林禽模式。在未郁閉的林下飼養柴雞、肉雞、肉鵝等,養殖面積達0.5萬畝,養殖量 200萬只,產值0.5億元。三是林畜模式。在郁閉的槐林下飼養綿羊、山羊、牛等,養殖面積1350畝,養殖量2.4萬只,產值1.5億元。四是林菌模式。重點扶持發展栗蘑,建成栗蘑產業帶1條,目前種植面積1萬畝,年產值0.12億元。五是林苗模式。在經濟林或用材林下培育國槐、火炬等綠化苗木幼苗,面積達1000畝,產值達400萬元。六是林游模式。一方面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積極推進都山保護性旅游開發,建設集生態游覽、休閑度假、宗教文化、科普教育和康體健身等功能為一體的都山森林生態旅游勝地。以塞外蟠龍湖景區為核心,建設環庫區綠色生態休閑旅游圈,增加旅游性收入。建設采摘園15個;同時,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每年舉辦板栗節,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年接待游客2萬人次、創收0.8億元。

      強化服務,示范帶動,發展專業合作經營。該縣堅持把發展專業合作社作為推動林下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加強技術指導、強化示范帶動,提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林下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一是加強技術指導。通過聘請專家舉辦講座、召開現場會、編發技術資料等多種形式,對種植、養殖戶進行專題技術培訓,普及專業知識,并組成技術幫扶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分片包戶提供全方位技術指導。二是強化示范帶動。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對種植、養殖大戶進行重點扶持,推進林下經濟規?;l展、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并通過種植、養殖大戶現身說法,組織林農參觀交流,有力帶動了全縣林下經濟的快速發展。三是提高御險能力。合作社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堅持統一供苗、統一技術、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并通過建立信息發布平臺,完善各種咨詢渠道,及時提供政策法律、市場信息等服務,實現了農產品與市場的無縫對接,暢通了銷售渠道,為林下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推薦閱讀:

      甘肅:臨澤縣發展花卉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安??h:甜茶苗木成了村民致富的“搖錢樹”

      奉節種好三棵“搖錢樹” 一棵樹養活20萬人

      本溪縣林改改活思路青山變成“聚寶盆”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