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內繁花似錦,名優花木示范園區內小橋流水掩映在花木之中……9月25日,中國·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將在鄢陵開幕,而與之相應的生態文化游活動也漸入佳境,溫泉旅游節、自行車休閑游等都在吸引著人們暢游鄢陵。
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該縣就接待各地游客251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8.1億元。
近年來,鄢陵縣在花木與旅游的結合上大做文章,不斷推出以花木為基礎的各種旅游活動:春天推出以“鄢陵賞花休閑游”、“桃花節”等為主要內容的“花都之春”系列旅游活動;夏天開通“花都櫻桃觀光采摘游”、“蟠桃采摘游”等旅游項目;秋天依托花博會平臺,推出了“花鄉茶韻茶藝大賽”、“單車嘉年華”等旅游項目;冬天利用鄢陵獨特的蠟梅資源,舉辦“蠟梅文化節”、“踏雪尋梅游”等活動。“中原民俗文化廟會”、“花鄉農家樂”等一年四季都可供游客休閑的旅游活動也使游客流連忘返。
為了充分發揮花木產業在實現“富民強縣”中的作用,進一步促進花木產業的發展,擴大規模,提升檔次,延長產業鏈條,發展生態旅游,增加農民收入,2008年,鄢陵縣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決定建設“鄢陵縣現代名優花木科技園區”,這是根據該縣特色產業的發展現狀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園區涉及該縣柏梁、陳化店、馬坊、安陵、大馬、彭店6個鄉鎮65個行政村,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萬畝,農戶19256戶,人口76891人,目前是河南省十大旅游產業集聚區之一,也是國家優秀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
該園區還依托鄭州航空港綜合經濟實驗區的優勢,加快鮮切花生產,成為鄭州航空港綜合經濟實驗區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在“延產業促融合”上,依托花木產業的獨特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著力發展休閑度假和健康養生產業,實施玫瑰、蠟梅精油深加工項目,加快推進一批三產項目建設,延長產業鏈條,實現一產與三產的有機融合,以此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目前,鄢陵縣花木總面積已達60萬畝,形成了綠化苗木、盆景盆花、鮮花切花、草皮草毯4大系列2300多個品種,從業人員20余萬人,年銷售額達到67億元,花木主產區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21670元,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推薦閱讀:
五大林業產業鼓起林農腰包
林下經濟助推樺南農民致富
西二鎮發展“花產業”助農增收
林下“掘金”帶動林農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