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采購的時間管理
(1)按時交付的實現
招標人要保證按時交付,一般應考慮兩方面的問題:
其一,招標人應該首先明確需要什么和什么時候需要。
其二,招標人應該確保供應商了解及時交付的內容及其重要性。
(2)催交
催交通常由采購人員負責,在很多時候催交只體現為采購人員的一個電話。優秀的采購人員在催交中通常應該考慮如下的問題:
其一,供應商的情況。對于供應商的情況應結合五個方面來進行考慮:供應商的以往記錄;供應商的聲譽;供應商與組織聯系的緊密程度;采購項目對供應方的重要性程度;供應方的合作程度。
其二,延遲交付的嚴重性。
其三,是否有替代品。
(3)短缺
在采購過程當中導致時間成本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短缺。采購人員必須時刻做好處理關鍵物資短缺的準備。針對不同類型的短缺,采購人員應采取不同的應對方式。
1)意外短缺。
意外短缺指的是由于偶然性的因素而引發的短缺。意外短缺可能由供應商的原因造成,可能由買賣雙方之間的障礙引起,也可能源于采購人的管理失誤、設計更改、生產計劃的變更等因素。
2)常規性短缺。
在一些領域中,采購人面臨的是長期的短缺狀況。采購人員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實行常態短缺下的嚴格供應戰略:
①采購人員應該預定生產量,并增加催交人員。
②采購人員可以對短缺資源增加戰略性庫存。
③采購人員對于通常只有單一供應源的項目,可以實行雙重貨源搜尋。
④采購人員應力圖和供應商建立長期的戰略同盟關系,提高自己在供應商供應序列中的優先等級,力爭成為最有優先權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