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采購的管理要素
招標采購有四大管理要素,即質量、成本、時間和數量,其中招標項目質量、成本和時間進度三大目標之間具有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的關系。
(1)質量
招標采購目標的質量目標,即招標項目完成后必須滿足招標人的使用功能要求,同時也應滿足國家有關法規和設計、質量要求及驗收標準、規范。
質量是招標采購中的關鍵要素之一,質量的本質是與滿足要求有關的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所有特性和特點的集合。質量就是具有一致性、適用性、可靠性、經濟性、廣義性、時效性、相對性等特征。
(2)成本
1)成本概述。
我國把成本分為投資活動產生的成本、籌資活動產生的成本和經營活動產生的成本三部分。
2)采購成本概述。
采購成本指與采購原材料部件相關的物流費用,包括采購訂單費用、采購計劃制訂人員的管理費用、采購人員管理費用等。
根據研究工具的不同,采購成本主要表現為四種情形:采購成本傳統定義法、作業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和所有權總成本法。
3)影響采購成本的因素。
影響采購成本的因素可以歸納為采購人內部因素、外部因素和意外因素三個方面。
①內部因素。
②外部因素。
③意外因素。
通貨膨脹、自然災害、戰爭、政局不穩等政治、經濟和社會方面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可能會導致采購價格大幅上漲。
4)招標采購總成本的概念及構成。
招標采購總成本是指在招標采購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費用。
招標人在采購中不僅要考慮招標采購合同的價格,還要考慮交易成本,使得招標采購總成本最低。
5)招標采購中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搜尋成本、談判成本、決策成本、實施成本、控制成本和矯正成本等部分。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這里把與招標采購相關的常見的交易成本分為如下幾類:
(3)時間
招標采購對象的時間進度目標,是招標項目應當在招標文件中規定的日期內完成。時間成本意味著客戶在等待交付或尋求替代品時必須承受的附加成本。
(4)數量
采購人需要制定庫存計劃、生產計劃的控制功能來確定招標采購所需要的數量,要努力找到時間與數量最佳的組合。
1)招標采購中的需求。
①物資需求計劃
物資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簡稱MRP,是計算復雜產品的生產程序所需要的部件、組件數量的標準系統。物資需求計劃是一個過程,它考慮了客戶訂單、銷售預測和制造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從生產進度計劃( MPS)開始,確定在以周為時間單位的計劃時間內完成最終產品的時間。物資需求計劃計算各個層次總的需求水平,調節各個層次在手頭的庫存以及計劃中的訂單以獲得組織的凈需求總量。
③分銷資源計劃
分銷資源計劃(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簡稱DRP,是管理企業的分銷網絡的系統,目的是使企業具有對訂單和供貨具有快速反應和持續補充庫存的能力。它主要解決分銷物資的供應計劃和調度問題,達到保證有效地滿足市場需要又使得配置費用最省的目的,是MRP原理與方法在物品配送中的運用。它的特點是預測在需求點上對產品要求的一個系統。根據這些預測,可以得出分銷系統各個層次的綜合要求排序。
④企業資源計劃
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稱ERP,是企業制造資源計劃下一代的制造業系統和資源計劃軟件。除了MRP2已有的生產資源計劃,制造、財務、銷售、采購等功能外,還有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業務流程管理,產品數據管理,存貨、分銷與運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定期報告系統。企業資源計劃可以縮短周轉的時間;促進物流與資金流的集成;加強物資和生產計劃;增強企業對經營環境改變的快速反應能力;實現管理層對信息的實時監控;為企業決策提供更加準確、及時的財務報告、管理報告和分析數據。
⑤準時生產制
準時生產制是指在所需要的時刻,按所需要的數量生產所需要的產品的生產模式,其目的是加速半成品的流轉,將資金的積壓減少到最低的限度,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
⑥供應商管理庫存
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簡稱VMI,指的是供應商等上游企業基于其下游客戶的生產經營、庫存信息,對下游客戶的庫存進行管理與控制。VMI是以實際或預測的消費需求和庫存量,作為市場需求預測和庫存補貨的解決方法,即由銷售資料得到消費需求信息,供應商可以更有效地計劃、更快速地反應需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