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2020年昆明中心城區將向“南延、北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1-04  

        近日,記者隨市人大常委會視察組對政府年度工作視察時從市規劃局獲悉,《昆明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歷經數年,經過多輪反復修改論證,目前已上報住建部待國務院審批;控制性詳細規劃已覆蓋了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43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在專項規劃方面,目前完成《昆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昆明滇池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昆明城市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昆明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昆明城市生態隔離帶范圍劃定規劃》,以及區域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生態園林城市綠地建設規劃、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專項規劃、中心城區綜合管線專項規劃、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專項規劃、商業發展布局規劃等,構建了比較完善的昆明城市規劃系統。

        空間布局結構:

        “一核五軸三層多心”

        按照昆明城市總體規劃,昆明市域城鎮體系將形成“中心城區——二級城市——三級城市(鎮)——重點鎮——一般鎮”五級配置的規模等級結構和“一核五軸,三層多心”的空間布局結構,并構筑一個以綜合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網絡,即:以中心城區為核心,通過提升主城區功能,推進呈貢新區和空港經濟區建設,形成區域發展核心;依托楚雄—昆明—紅河交通軸,形成市域東西發展主軸,依托曲靖—昆明—玉溪交通軸,形成市域南北發展軸;沿祿勸—富民—安寧—晉寧、東川—尋甸—嵩明—宜良和尋甸縣城—倘甸—轉龍—祿勸縣城三線形成三條次級發展軸;同時,形成“中心城區—都市區—市域”三個發展層次。

        中心城區發展方向:

        “南延、北拓”

        昆明中心城區發展的方向是“南延、北拓”,即:引導城市空間向東南方向的呈貢地區延伸,有機疏散主城區的城市功能;利用交通優勢,吸引城市向東北方向的大板橋地區和空港經濟區拓展,形成重要的區域性對外交通樞紐和臨空型產業發展的空間。中心城區依托城市發展軸形成“一城三區(主城區、呈貢新區、空港經濟區)、多組團,生態穿插,有機聯系”的城市空間結構。

        昆明中心城區的功能布局為:主城區要控制建設規模,提高建設質量,通過產業置換和人口疏散,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條件,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強化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保護歷史文化名城風貌,整體提升城市環境,建成以商貿、金融、旅游服務、文化、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綜合性城區;呈貢新區為行政和國際商貿區,重點發展現代新型制造業、科研文教和旅游服務產業,建設以花卉產業為特色的生物產業基地、城市物流中心;空港經濟區以長水國際機場為依托,以臨空經濟為特色,大力發展航空物流、空港配套服務業、臨空高科技產業等,建成生態化、現代化、國際化的昆明東部產業新區。

        中心城區建設用地比:

        下調居住用地比

        按照規劃,中心城區各項建設用地比例由現狀到規劃期末有如下調整,居住用地由35.42%下降為30.49%,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由9.57%上升為12.56%,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由6.49%上升為12.45%,工業用地由14.14%下降為5.78%,物流倉儲用地由2.58%下降為2.03%,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由16.96%上升為18.45%,公用設施用地由0.76%上升為0.89%,綠地與廣場用地由14.08%上升為17.35%(其中公園綠地由6.86%上升為13.25%)。

        昆明中心城區43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控制性詳細規劃進一步完善明確了各種類市政設施用地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公共綠地的布局。本輪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強化了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完善了城市道路網,形成了完整的規劃文本和圖則,對每一地塊明確了土地使用性質、土地開發強度以及建筑退讓、出入口等要求,為依法進行規劃許可奠定基礎,基本實現了《城鄉規劃法》要求的“先規劃,后建設”。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