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十二五”期間,我省切實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污水處理等重點工作為抓手,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據統計,2015年全省新建城鎮污水處理廠31座,共建成運行118座,實現了縣城以上城市的全覆蓋,污水處理率從81.83%增加到83.15%;在前三個季度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綜合考核通報中均排名在前5名。全省新建垃圾處理場共建成運行96座,垃圾處理率從75%增加到85.4%。
去年,省住建廳積極推薦西咸新區申報成為全國海綿城市建設16個試點城市之一,獲得連續三年、每年4億元的中央專項資金補助。在全國率先召開了全省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要求各地以省級以上開發區為重點全面開展建設,并將分別選擇2個市開展省級試點,探索成功的可復制經驗在全省推廣。
2013年我省在創建園林城市工作的基礎上啟動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活動,作為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的前提。截至目前,全省已創建國家園林城市3個,國家園林縣城8個,省級園林縣城62個,省級以上園林縣城在全省縣城的覆蓋率達到86%。公廁建設推進三年來,全省城市和縣城共計劃新建公廁2978座,改造公廁1039座。
另據了解,邁入“十三五”發展期間,我省將繼續圍繞重點領域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一是加快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改造,爭取完成全省所有市、縣雨污分流管網改造,生活垃圾處理廠力爭實現縣城以上城市全覆蓋;二是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爭取建成100公里以上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在建管廊長度達到500公里以上;各設區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的海綿城市目標;三是加強縣城規劃建設,全面提高縣城的規劃建設水平,縣城的規模結構明顯優化、承載功能明顯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