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艷昨日在全國兩會上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出于對交通治理和動物生存環境等的多方面考慮,本市正在研究對北京動物園進行部分或者局部搬遷。
研究動因
身處鬧市易引發嚴重擁堵
在今年1月召開的北京兩會上,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提出,疏解非首都功能不能小打小鬧,要圍繞調整結構動大手術。今年年底“動批”將徹底完成疏解任務,這為北京動物園搬遷至大興以及在北展地區建設北京城市中央公園提供了極佳的契機。
對于這一問題黃艷回應稱,作為疏解和優化的一方面內容,本市目前確實在研究對北京動物園進行搬遷的問題。
談到原因,黃艷表示,動物園地區屬于城市核心區,所在地區過于嘈雜。雖然有關部門已安裝了相應的隔音屏障,但由于一些動物生存的特殊要求,外部噪聲會影響動物的居住,特別是對一些大型動物造成干擾。此外,每逢節假日、周末,前往北京動物園觀光的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數量極其龐大,動物園地區作為一個旅游重地,都會出現較為嚴重的擁堵。
研究意向
局部搬遷給市民留“念想”
不過與北京市政協委員整體搬遷的建議不同,黃艷表示,考慮到很多市民對于北京動物園的感情等因素,目前本市的初步研究意向是在充分保護好文物的基礎上,對北京動物園進行部分搬遷,搬走其一部分功能,考慮留下一部分或者局部適于在中心城區存在的功能。
黃艷表示,屆時將適宜在此環境中生存的部分動物仍舊留下,“這樣既能減少人流,又對動物生存有利,而且中心城區留下的動物也能滿足游客參觀動物園的需求,留下市民對于動物園的‘念想’”。
至于北京動物園是否遷往大興,局部搬遷都包括哪些部分,黃艷表示,整體規劃還在研究之中,目前尚無明確的時間表。
-延伸閱讀
十二年前動物園“遷”動人心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動物園位于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占地面積約86公頃,水面8.6公頃。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是中國開放最早、飼養展出動物種類最多的動物園。飼養展覽動物500余種5000多只;海洋魚類及海洋生物500余種10000多尾。是中國最大的動物園之一,也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動物園。
早在2004年,北京動物園就曾有過要搬遷的說法。那時距離北京動物園百歲生日,還有兩年。
2004年北京兩會期間,部分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建議北京動物園搬遷一事,意見主要集中在北京動物園留在城市核心區的三大弊端:對城市的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威脅;動物園的客流量給本來就緊張的城區交通形成了壓力;動物園狹小的生存空間影響動物生長發育。當年,北京市發改委曾就北京動物園搬遷一事,在小規模范圍內召開論證會,邀請昌平、延慶、大興、順義四區縣,園林局、財政局、林業局、建委等各個委辦,以及動物、生態、環保等方面的多位專家學者參與。隨后,發改委委托四區縣做搬遷選址調查。
北京動物園醞釀搬遷的消息一經傳出后,引起了全社會廣泛的討論。2003年,SARS發生,所以支持北京動物園搬遷的人士大多提到了公共衛生安全問題,擔心動物園可能成為疾病源。而反對一方,則認為北京動物園是一個有百年歷史的文化遺存,也是一個讓人學會熱愛環境熱愛生命的愛心之園,北京動物園離開城市,意味著它作為教育功能的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