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城市動態 » 正文

      北京平谷區計劃沿泃河建十個生態休閑公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4-08  

        日前,記者從北京市平谷區“兩會”獲悉,平谷計劃沿泃河建設十個各具特色的生態休閑公園,打造濱水休閑空間,承接綠色產業,實現全域公園化。同時,通過聯合天津薊縣、河北廊坊北三縣共建京津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共同構筑首都東北部生態屏障。

        泃河是平谷的母親河,沿河形成了一條綠色生態走廊。近幾年,平谷區圍繞泃河進行了大規模的治理,包括河道的疏浚、擴挖、污水節流、兩岸綠化等,使泃河生態走廊發揮了涵養空氣、水源的生態作用,但其經濟效益沒有得到進一步的開發。

        下一步,平谷將通過打造“一河十園”,實現泃河走廊的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計劃建成的十個公園沿泃河布局,分別為金海湖濕地公園、金海湖壩前休閑公園、上宅文化園、通用航空公園、奇石文化園、東湖公園、泃河生態農業園等。

        十個園既是居民休閑娛樂的大公園,又是綠色環保的產業園。平谷區區長姜帆介紹,沿河十個園區主要根據現有基礎進行規劃建設,園區的定位,都在生態產業上。比如目前已經初具規模的通用航空公園,已經開展各項通用航空體驗、飛行、展覽。今年,準備舉辦通用航空節,讓小飛機、無人機、直升機、熱氣球等都可以在此進行展覽、體驗和銷售。“這就是‘無煙的產業’,可以與周邊環境有機融合。既能為市民提供游覽觀光、休閑娛樂,又能夠帶動地區綠色產業發展,實現經濟效益。”

        泃河沿岸十個生態休閑公園的主題各具特色:如奇石公園,是在平谷原有的奇石市場基礎上打造的。過去平谷只有一個奇石市場,但是規模比較小。在此基礎上打造奇石公園,讓游客在觀賞石頭的過程中,還能實現購買、科普等功能;在東高村一帶,將打造一個音樂公園。平谷戶外音樂節在五年的時間里接待了52萬人次,音樂產業已有基礎。準備新建的東高村音樂休閑公園,將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形成一個音樂產業公園。目前,新的園區壩前公園已經拆遷完畢,未來除了做小型音樂節,還可發展婚紗攝影等。

        建設“一河十園”同時,平谷還將打造全流域清潔水景,全路網繽紛花景、全山區疊翠綠景,形成山水林城融合發展,實現全域公園化。

        作為首都生態涵養區,目前,平谷正在與天津薊縣、河北廊坊北三縣共建京津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共同構筑首都東北部生態屏障。計劃未來五年里,生態環境顯著提升,PM2.5濃度下降15%以上,新城污水100%處理,鎮村污水處理率力爭達到90%。

        借助生態環境的改善,“十三五”時期,平谷將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將其培養成為地區支柱產業。重點發展休閑旅游產業,打造山水休閑、運動休閑、養生休閑、音樂休閑、文化休閑、農業休閑六大板塊。到2020年,三產占比要達到50%以上。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