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拉薩的溫度接近零攝氏度,時而寒風凜冽,時而小雪紛飛。而在拉薩市的街道兩旁,可以看見身著綠色帶有警示白條制服的人勞作的身影。他們是拉薩的園林工人,隸屬于西藏拉薩市城關區潔達園林公司。
拉珍,高中文化,作為老園林工人的后代,目前繼續從事著拉薩市的綠化養護工作,一干就是8年。“今天很冷,還下著小雪,但我熱愛這個工作。你瞧,街道兩旁被我們修剪出的各種形狀的綠植,看著很舒服吧,我們看著也高興。”她說。
在行道樹補栽作業現場,一位名叫米瑪的園林工人正清理枯枝死樹。他告訴記者:“死掉的樹根很難被清理干凈,要用上各種工具。”
一輪下來,米瑪的手上出現了玉米粒大小的兩個血泡。“每年春季進行補栽,要持續兩個多月,手上容易出血泡。”米瑪笑呵呵地說。
這天的雪下得很大,拉珍和同事們穿得并不厚實。“干一干就出汗了,我現在都覺得有點熱呢。”拉珍說。
當天,園林公司出動44名綠化養護隊員,在公園、小區完成了5300株紅葉石楠、1500株龍柏的栽種任務,并在一條主要干道進行苗木移栽、澆水等大量綠化工作。
據了解,園林工人里,最小的20歲出頭,最大的50多歲;最短工齡有一年,最長的達到30年。“有的剛來干三四天就放棄了,因為吃不了這個苦。不過大多數人,還是選擇留下來堅持工作。”隊長次仁告訴記者。
風里來,雨里去,園林工人用自己的雙手,讓高原城市一天比一天綠。工作了30年的次仁說:“上世紀80年代,拉薩的樹種只有七八種。目前,拉薩已有100多種樹種。”
由于栽培種植經驗豐富,2000年,次仁擔任了綠化養護隊隊長。“經驗是干出來的,比如春季要先補成活率低的落葉樹,再補常青樹,很多知識都是在實踐中學來的。”次仁說。
近年來,拉薩市積極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園林城市,城市綠化率達到37.6%,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9.7平方米,并于2014年初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