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河北保定市副市長閆立英在民建第三屆城市發展論壇上指出,近期保定進行了城市區劃調整,已經具備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基本框架,保定應該打造成京津冀核心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
她指出,保定具有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區位條件,而打造以北京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迫切需要具有相當經濟實力和廣闊腹地的中心城市作為支撐。
保定作為北京的南大門,歷史上就是重要的樞紐城市。同時保定地處京津冀核心腹地,與北京接壤長達182公里,距京津石均在130公里左右。
保定的新定位意味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區域中心城市名單可能會變化。
2014年4月公布的《河北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提出,進一步強化石家莊、唐山在京津冀區域中的兩翼輻射帶動功能,增強區域中心城市及新興中心城市多點支撐作用。當時河北圈定的區域中心城市只有石家莊和唐山。
國家“十三五”規劃專家、北大教授楊開忠,以及河北經貿大學京津冀一體化中心專職副主任田學斌等學者均認為,河北區域中心城市需要增加,保定成為區域中心城市很有必要。
城區面積超石家莊
閆立英在上述城市發展論壇上指出,下一步保定將著力打造一個核心城市群和三個規模城市群。
一個核心是城市核心區,2020年建設到300萬人口,遠期目標的努力打造成500萬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集中承接非首都城市功能疏解,重點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導示范區、新興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的試點示范區。
三個規模城市群,一個是北部環京津城市群,利用交通區位優勢,構建京津重要的功能配套和產業協作區;第二個是東南特色產業城市群,圍繞傳統特色產業,推動產業升級和產城互動,努力打造京津產業溢出和對接的主要承載區;三是西部生態人文城市群,主要圍繞人文歷史文化,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城區和綠色產業發展區。
通過一核三群整體布局,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支持各城市之間抱團發展,通過梯級城市群建設,著力提升城鎮化水平,逐步提升對京津人口的“反磁力”作用。
目前保定有多方面優勢,一是保定具有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區位條件,歷史上就是重要樞紐城市;二是保定具有區域中心城市的交通優勢;三是保定形成了汽車、新能源等現代產業體系。此外,保定具備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教育科技軟實力,有17所高等院校,有大學生25萬人。
“保定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是切實可行的,也是勢在必行的。”閆立英在民建第三屆城市發展論壇上說。
根據國務院近期批復,河北保定調整了部分行政區劃,滿城、清苑、徐水撤縣建區,原市轄區范圍由3個變成了5個。受此影響,保定市區面積由原來的312平方公里增加到2531平方公里,已經超過了省會石家莊城區2200平方公里的面積。
同時,保定城區人口從過去的119.4萬,變成280.6萬,即將達到300萬,而300萬到500萬,是I類大城市的標準。目前石家莊的人口在400多萬,保定擴區之后,其發展空間已經與石家莊相差不大,這為其成為區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