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強大學生的資助誠信意識,促進國家資助工作的順利開展,上海市近日發布大學生資助誠信教育指數。上海市信用研究會會長、項目負責人、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教授洪玫介紹課題調查情況及結果。
據洪玫介紹,項目分類選取5所綜合類院校、3所理工類院校、4所財經類院校、2所師范類院校、2所政法類院校、1所語言類院校和2所其它類院校共19所高校的學生樣本,開展上海市大學生資助誠信狀況調查。以問卷調查法、個案訪談法和網絡征集為主要調查手段開展調查,共收回問卷2,000多份,根據調查數據分析,以及訪談的反饋信息對上海市大學生資助誠信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對策措施。
針對“上海市大學生資助誠信狀況”的調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資助誠信總體狀況良好,受助大學生保持穩定,資助誠信觀念不斷增強,資助育人成效彰顯;
對助學貸款償還意愿總體增強,如果助學貸款到期清償出現困難會采取各種解決辦法來償還貸款,但對國家助學貸款償還政策的普及和誠信教育還應加強;
資助誠信認知水平不斷提高,但對大學生資助制度和資助誠信知識主觀認識不夠的現象不容忽略;
助學貸款違約的主要原因是畢業后沒有找到理想工作,無固定經濟來源?;蛘吖ぷ骱螅杖胩停瑹o力還貸;
對惡意拖欠助學貸款和助學貸款違約等不良記錄對個人未來生活的影響及懲戒措施認知充分;
資助體系的完善,需要政府加強資助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資助的誠信意識, 銀行加強貸款前對學生進行信用教育,建立全國性的個人信用系統和就業征詢系統,學校經常開展資助育人和資助誠信的主體宣傳活動;
加強資助育人和資助誠信教育的重點是高校建立大學生動態的資助誠信檔案和加強資助育人和資助誠信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