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山東濟南:林下經濟開拓農民增收新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01  

      “我承包了村里的8畝沙灘地,在承包的地里打了機井,種上楊樹,在楊樹間種植蔬菜,每年種植兩三季蔬菜,每畝地收入6000多元。”長清區歸德鎮薛莊村房澤岳見到記者就說起林下經濟的好處。目前,在歸德鎮,越來越多像房澤岳一樣的農民通過發展林下經濟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歸德鎮是一個農業大鎮,楊樹豐產林發展增加了群眾收入,提高了森林覆蓋率,但群眾手中的地少了、手閑了、心空了。面對這種情況,歸德鎮黨委政府及時轉變觀念、創新思路,提出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促農增收的戰略思想。對全鎮楊樹豐產林規模及群眾的種養習慣等進行詳細調查摸底,確立了“以點帶面、全面推廣”的發展思路,試驗推廣了林糧、林畜、林草、林菜等多種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合理利用林地資源,在突出生態效益的前提下,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歸德鎮林下經濟面積已達1萬多畝,其中林下花生、林下種菜8000畝、林下養殖雞、鴨、鵝、狐貍等2000畝,僅林下經濟一項,歸德鎮農民便可增收1000多萬元,林下經濟成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為促進林下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歸德鎮充分發揮政府在資金、技術、信息、市場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服務。對想上項目而缺少資金的農戶協調貸款,解決資金瓶頸。該鎮以林業站、農委為主導成立技術服務組,分片包戶提供全方位技術指導服務,適時聘請專家進行技術培訓,并及時為農戶提供相關信息、聯系保險等事宜,降低農戶的風險。

      歸德鎮對東辛村、高莊村、薛莊村等林下經濟已成規模的村莊重點扶持、重點發展,并逐漸全面推廣。目前,該鎮永平村將蘋果、核桃等林果與花生套種在一起,面積達到了300畝以上;歸北村村民馬建國在林下養殖柴雞2000多只,雞蛋每枚賣到1.2元,公雞每公斤60元,每年收入可達10萬元;薛莊村村民董志秀在楊樹林下養殖狐貍,每年收入30萬元。林下經濟不僅提高了土地的空間利用率,而且有力地促進了生態平衡,使農業內部產業結構日趨合理,既解決了林下閑置土地浪費、又實現了林業和種養殖業的生態循環。

      推薦閱讀:

      湖北沙洋:發展林下經濟,促進農民增收

      河北贊皇:加快生態經濟林建設 實現綠山富民

      江西南昌:發展生態農業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江蘇如皋:助推聯助村發展花木生產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