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針對大連市城市發展特點及國家重大戰略,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在中共大連市委十屆七次全會提出了“全域城市化”發展戰略,5年來,市民經歷了對這一概念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同時,仍有很多市民想進一步了解“全域城市化”戰略及相關問題。昨天,大連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做客市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詳細介紹了“全域城市化”進程中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
關鍵詞:
宜居度
普灣地區公共服務設施將完善
有網友關心 “全域城市化”能否提升普灣新區未來的居住環境。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稱,國務院已批復金普新區為國家級新區,并指示大連金普新區要建設成為我國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引領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重要增長極、體制創新與自主創新的示范區。因此,可以說國家政策、體制創新是金普新區快速發展的強心劑,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將在東北地區率先實現全面振興和現代化。
同時,新一輪的城市總體規劃確定了全市“一核一極七節點”的城鎮空間布局結構,其中的“一極”即金普新區,由金州、保稅區和普灣組成,定位為大連現代生產職能的新增長極。隨著老城區功能提升和產業高級化,其部分功能、人口、產業、設施將逐漸向金普新區疏解,并通過快軌、城際快速交通等加強新老市區之間的便捷聯系。
作為金普新區重要組成部分的普灣地區,未來將是一個綜合型城區的概念,不光有產業,還會集聚各項公共服務設施,目前確定或在建的項目有市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和灣南的海洋大學、職教院校、體育中心、北師大附屬中小學、萬科海港城等,因此隨著公共服務設施、交通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生活環境的提高,普灣地區的宜居度會越來越高。
關鍵詞:
生態環境
將設“禁止建設區”保護環境
有網友擔心“全域城市化”會對生態環境帶來破壞和沖擊。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域城市化”不是要“遍地開花”地搞城鎮化,而是將城鎮化、工業化建設集中高效布局在若干個重點城鎮化區域,其余地區要繼續保持農業景觀和生態開敞空間。在新一輪的城市總體規劃中,對全市總的生態功能做了總體區劃,具體劃分為禁止建設區、限制建設區和適宜建設區等三類區域,以此來實現全域的生態空間管制。
具體來說,禁止建設區是管制最嚴格的區域,主要包括水源保護區、旅順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12個自然保護區,金石灘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5個風景名勝區,基本農田,自然濕地,原生態自然岸線,鳥類遷徙通道等生態最敏感的地區,約占全市面積的30%。禁止建設區要實施最嚴格的生態資源要素保護和進行嚴格的污染源控制。
限制建設區主要包括都市農業區、村莊,這類區域約占全市面積的40%。
適宜建設區是禁止建設區和限制建設區以外的區域,約占全市面積的30%。
關鍵詞:
水資源
合理安排跨地區調水工程建設
有網友提出,這幾年,出現了長興島、花園口、太平灣、普灣新區等若干新城,可能以后隨著“全域城市化”推進還會有新的城市或工業區崛起,眾所周知大連屬于一個缺水性城市,在這樣快速的工業化、城鎮化大潮下,水資源短缺問題如何解決?
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規劃方面總的指導思想是“以節水為核心,以開源為手段,構建安全、高效的水資源利用體系,建設節水型社會,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市規劃局提出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主要包括: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嚴格保護水資源;在充分利用本市水資源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跨地區調水工程建設,近期建設大伙房水庫引水工程,遠期啟動建設大洋河引水工程;規劃適當建設市政再生水系統、雨水收集系統及海水淡化系統;在城市要加強技術節水工作,提高管材性能,減少漏失率,發展節水器具,加強工業節水,全面建設節水城市;在農村要發展節水農業,鼓勵現代化灌溉技術應用。
關鍵詞:
交通
北三市將形成“三縱三橫”交通網絡
有網友反映,現在莊河、普蘭店、瓦房店三市之間的交通聯系不是特別便利,想了解在“全域城市化”戰略中,相關部門對加強北三市之間的交通聯系有何規劃。
市規劃局介紹,為了滿足北三市之間的交通聯系需求,城市總體規劃中規劃了包括高速公路、城際軌道交通和干線公路在內的多層次綜合性交通體系。其中高速公路網絡規劃是在現有沈海高速、丹大高速的基礎上,規劃建設本大高速縱線及永青高速、城八高速、長皮高速三條橫線,從而在北三市形成“三縱三橫”的高速公路網絡,方便各發展組團之間快速交通聯系。
城際軌道交通規劃是通過建設聯系長興島、瓦房店、城子坦、花園口的東西向軌道交通線路,并與市域軌道交通三條南北向聯系合理銜接,從而使得北三市之間可以通過城際軌道交通進行聯系。干線公路規劃:通過對201國道、202國道、305國道、203省道、城八公路、海皮公路、濱海公路等干線公路進行升級改造,提高北三市各鄉鎮之間聯系的便利性。
相關鏈接
“全域城市化”對城區居民有何影響?
“全域城市化”雖然從統籌全域大格局出發,但具體到大連城區,影響也是有很多方面的。
交通方面
隨著“全域城市化”推進,大連的發展重心北移,一些城市功能、產業、人口將逐漸向北部城市組團疏散,主城區人口密度下降了,交通、停車等難題將得到一定緩解。
親海問題
大連是一個海濱城市,隨著“全域城市化”戰略實施,主城區將加大“退二進三”的力度,沿岸的港口、工業企業將向外轉移,將來要把最好的黃金岸線還給市民,市民將得到更多的濱海休閑空間。
“全域城市化”都取得了哪些成果?
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本市城鎮化水平分別達到73%、74.4%、75%和76%,位于全省及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始終保持快速增長,增速一直位于15個副省級城市前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比由 2007年的 1.73下降為2012年的1.7。
以普灣新區、長興島、花園口、太平灣為代表的各級城市新興組團發展勢頭迅猛。普灣新區正在高起點規劃建設40平方公里內灣核心區,連接海灣南北的兩座跨海大橋已經開工建設,高鐵普灣站已投入使用,連接大連主城區和普灣新區的渤海大道、金普城際鐵路等重點道路工程即將開工建設,大連三館(科技館、圖書館、博物館)、普灣體育場、職教基地、北師大附屬學校、灣底CBD基礎設施等項目正快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