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征信體系 » 正文

      互金協會: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接入機構已增至百余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4-16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近日公告稱,自2016年9月9日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開通以來,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科學組織平臺建設,依法合規穩步擴大接入機構范圍,豐富共享信息來源。

        截至2018年3月15日,接入平臺的機構已從最初的17家增至100多家,收錄自然人借款客戶4000多萬個,借款賬戶9000多萬個,入庫記錄3.6億多條,基本實現了對開展個人負債業務的P2P網絡借貸、網絡小貸、消費金融等會員機構的全覆蓋。

        互聯網金融協會稱,在經過嚴格數據質量檢查、安全等保測評以及查詢試點驗證后,平臺已于2017年11月全面開放網頁查詢服務,12月正式開通接口查詢。截至2018年3月15日,累計查詢量1000多萬筆,其中貸前審批累計查詢量340多萬筆,占比33%;貸后管理累計查詢量640多萬筆,占比62%。單日最高查詢量93萬筆。

        互聯網金融協會表示,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要求,推動建立監管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長效管理機制,協會以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為切入點,扎實開展平臺建設,實現互聯網金融行業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共享。

        一是在廣泛征求意見和嚴格論證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團體標準,對共享平臺數據采集工作進行標準化管理。

        二是依靠政產學研專家組織成立信用建設專業委員會,通過專業指導依法推動行業信用信息有序共享,夯實行業信用信息共享基礎設施。

        三是針對性組織開展互聯網金融信用建設教育培訓活動。先后舉辦多期互聯網金融信用建設高管研討班和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培訓班,提升會員單位信用信息管控意識和政策把握能力,引導從業機構了解和接入共享平臺,擴大行業信用信息共享范圍。

        互聯網金融協會稱,實踐證明,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解決了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有效幫助相關機構提高風險意識和風控能力,促進其規范開展借貸業務。在增加小微信貸服務的同時降低了借貸機構的整體運營風險,廣泛得到會員機構的擁護和社會的認可。

      下一步,互聯網金融協會將繼續按照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和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不斷完善平臺的功能,進一步滿足合規機構接入平臺的需求,擴大平臺覆蓋范圍,為配合支持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和長效機制建設提供更好的服務。 
       
       
      [ 誠信體系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誠信體系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