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征信體系 » 正文

      創新應用,打造“信用南京”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2-21  來源:南京日報  
            近日,一則“誠信南京,我是接力者”的微信H5在南京人的朋友圈刷屏。線下,一面移動的“誠信承諾墻”,也陸續“走進”江北新區管委會、江北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等場地,吸引不少市民、企業代表、機關工作人員前往簽名接力誠信南京。“這些年,南京的誠信氛圍越來越濃厚,生活也越來越舒心。”家住江北新區的沈先生不僅在線上接力,還特意開車到“誠信承諾墻”簽下名字。

            誠信氛圍的日益濃厚,離不開南京推出的大量有創新、接地氣、可持續的“信用惠民、便企”應用場景。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始終不斷創新思路,借助正確的引導讓信用成為根植于百姓內心的修養,提升城市信用內涵。信用正日漸成為南京城市發展的一張新名片。

            探索社會共建,讓“誠信福利”多多益善

            “市民誠信卡”工程是南京信用工作的特色品牌。“除了公交、地鐵等政府給的優惠,我們也在探索‘社會共建’,模式。”這位負責人表示,利用誠信這張通信證,希望撬動更多商業領域的增值服務。

            經過兩年探索,目前手持這張“誠信卡”的南京市民,不僅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一些優惠服務,還可通過蘇寧信用分,享受購物購票優惠,在途牛旅游網享受五星會員優待;登陸“我的南京”APP,享受定向推送優待。

            為鼓勵市民主動守信,讓誠信的福利惠及更多人,南京還不斷創新“信易+”場景,讓城市信用生活勾勒的圖景在現實中落地——

            “信易閱”:在全市布局200多個“圖書漂流驛站”,不用押金、不用借書證,手機掃一掃,圖書可隨意借、隨處還。金陵圖書館“信用網借·享借就借”服務——信用記錄良好的市民免押金,還能“線上借、送到家”。

            “信易行”:誠信市民乘車“先掃后付、信用支持”,試點在站務公司對持誠信卡市民提供優先進站等多項服務功能。

            “信易醫”:南京衛生12320微信公眾號實現診療信息與保險信息自動聯網結算,試點醫療保險線上直賠快賠,方便市民結算、促進誠信履約。

            釋放“信用紅利”,優化城市營商環境

            “這么快申請下來,真是幫大忙了。”日前,剛憑借信用成功貸款的南京某小微企業負責人孫先生激動地說。

            近年來,南京不斷釋放“信用紅利”。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點和痛點”,市信息中心推出“南京e貸”,依托“我的南京”APP,符合條件市民無須跑一趟腿、填一張表、提供一份證明,即可迅速獲得線上信用貸款——兩年來,貸出70億余元。“稅e融”、“守(合同)重(信用)貸”、“金陵惠農貸”等為誠信中小微企業增信,融資總額也超70億元。

            良好的信用成為企業的通行證。南京建成區塊鏈電子證照系統,聯接1600個辦件項、600多項電子證照,逐步試點通過虛擬“服務柜臺”實現“一網通辦”,實現全線上信用審查等各項審批流程,并提供辦件免費送達。高級認證企業通關享受綠色通道,A級納稅人享受容缺受理。

            結合優化營商環境,江北新區在全省率先出臺了“信用承諾制”改革,變先批后建為先建后驗,項目開工所需時間從七八個月縮短到最快不足1個月,激發了城市創新創業活力。

            打造“最強大腦”,助力構建聯合獎懲格局

            一系列信用信息創新應用落地,靠的就是“南京信用信息最強大腦”——“一網兩庫一平臺”全市信用信息系統。

            “這是全市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應用的總樞紐。”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累計歸集114萬法人和1310萬自然人的相關信用信息14億條,有力支撐信用報告、審查、身份核驗、信用修復、預警、關聯圖譜分析等服務。

            南京還率先開發了“聯合信用獎懲支持系統”,在不改動各單位原有業務系統的前提下,把信用獎懲機制嵌入其業務系統,促進獎懲政策落地落實。

            此外,南京創新應用區塊鏈技術,整合公共信用數據與金融信貸數據,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同時,實現數據融合利用,為提供普惠便捷金融服務探索出一條新路。股權質押融資、新四板掛牌等服務也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實現業務部門和目標企業雙向推送,應用信用大數據引導扶持政策精準投向優質誠信企業,并配套信用管理辦法,促進誠信履約。

            監管與“信”俱進,打造良好社會誠信環境

            南京還創新信用監管,將其融入城市治理過程,打造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提升城市軟實力。

            在城市管理領域,在“智慧城管”的大框架下,通過信用信息和監管大數據的融匯應用,實現對城管監管服務對象的信用評價、信用監管、信用預警、告知和預判,提升城市整體環境;在交通出行領域,市政府出臺相關管理辦法,通過完善失信記錄、建立個人信用檔案、聯合懲戒嚴重失信,編織安全出行保護網;在食品安全領域,市商務局建立肉菜追溯系統、農委對農產品進行綠色認證和食藥監對餐飲企業“微笑臉譜”信用評價的有效應用,讓市民享受看得見、可溯源的安全食品;在家政服務領域,市商務局組織對家政服務企業進行第三方信用評價,市民政局發布居家養老機構誠信標準。在商務交往領域,守信用優化了資金供應鏈的供給,促進中小微企業更好發展。
         
            一系列惠民便企措施將市民與企業的誠信價值成功變現,推動形成主動“爭做誠信南京人(企)、關心誠信南京事”的濃厚氛圍。接下來,南京將繼續探索信用信息創新應用方式,力爭讓誠信成為百姓工作、生活、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 誠信體系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誠信體系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