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府官員 » 正文

      柴喜堂:讓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花卉物暢其流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08  
            個人簡介
            柴喜堂,福建省花卉協會會長。
       
            主要事跡
        ba2aae67-e8a2-444c-8809-64cd4fdc7e4a
           11月8日,在江蘇常州舉行的第七屆中國花卉產業論壇上,福建省花卉協會會長柴喜堂在主題為“大力發展現代花卉物流業”的圓桌會議上,作了題為《關于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快花卉物流業發展問題的探討》專題發言,這引起了記者的濃厚興趣。會后,記者對其進行了專訪。
       
            記者:海峽西岸經濟區是個什么概念?范圍有多大?
       
            柴喜堂:2009年5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支持福建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2011年4月,國務院又批準并全文公布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極大地推進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規劃范圍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江省的溫州、麗水、衢州3市,江西省的上饒、鷹潭、撫州、贛州4市,廣東省的汕頭、梅州、潮州、揭陽四市,陸地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多萬人。
       
            記者:在這樣一個區域發展花卉物流業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嗎?
       
            柴喜堂:目前,海峽西岸經濟區正以建設科學之區、改革開放之區、文明祥和之區、生態優美之區為目標快速發展。在這個區域里,福建省是全國的花卉重點產區,花卉的產量在全國占有一定比重,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但花卉物流業滯后,嚴重制約了現代花卉產業的加快發展。當前,如何跟上快速發展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步伐,加快花卉物流業的發展,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記者:目前,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花卉物流業到底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狀況?
       
            柴喜堂:總體看,海峽西岸經濟區花卉物流業還沒有真正起步。在區域內還沒有一家企業開展花卉物流業。廣東、云南的花卉物流有少量輻射到區域內部分地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區域內發展花卉物流業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規劃,發展花卉物流業缺乏方向性的指導;區域內花卉生產仍以傳統生產方式為主,小、散、弱的特點十分明顯,不利于花卉物流業的開展;區域內發展花卉物流業的配套設施不完善,特別是花卉市場建設、交通運輸網絡建設、花卉信息網絡建設等滯后,不利于花卉物流的快捷、順暢、高效進行;區域內還沒有形成合作的機制,不利于花卉物流業的全覆蓋;海峽兩岸雖有開展雙向交流合作的意愿,但目前還沒有實質性進展。
       
            記者:下一步怎么搞?
       
            柴喜堂:第一,進行科學規劃。重點從5個方面進行突破:以花卉龍頭企業作帶動,引導花卉企業走聯合發展之路,實現花卉產業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合理布局花卉市場,形成網絡,擴大花卉物流的覆蓋面和輻射面;重視花卉物聯網和花卉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建設區域暢通的花卉物流信息網絡體系;優化花卉物流的各個環節,逐步完善一體化服務;以海峽兩岸經濟框架協議為指導,推進雙向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第二,加強領導和協調。建議國家林業局把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花卉物流業列入全國發展花卉物流業總體布局的重點加強指導。這個區域內有關政府,應把發展花卉物流業作為解決制約花卉產業發展瓶頸問題的重要內容擺上議事日程,在規劃編制、扶持政策制定、項目安排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第三,加強省際間的溝通協調,及時解決花卉物流業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第四,加大扶持力度。海峽兩岸花卉物流在起步階段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較多,特別是在花卉生產、保鮮、運輸、市場、信息網絡、進出口等方面缺乏人、財、物以及科技的支撐。需要各級政府據情制定優惠政策,加以扶持。第五,著力先行先試。在黨中央、國務院對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總體方針政策指導下,有重點地鼓勵和支持其他行業物流企業和花卉企業聯合開展花卉物流業務,特別是花卉重點產區,可以先行先試,爭取率先突破,取得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全面。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